美妆制造  品牌孵化

欧兰护肤技术研究(七)类肉毒碱抗衰功效成分应用
来源: | 作者:GUO ZHICHAO | 发布时间: 850天前 | 992 次浏览 | 分享到:
增加皮肤弹性和保湿性,还可以通过减少皱纹、改善表皮外观等作用来改善脸部肌肤状态。本文综述了类肉毒碱作为护肤品添加物时所发挥的作用及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及其在皮肤科领域中应用情况。

类肉毒素(botulinum-sensitives, BPS)是一种由人和猴子在20世纪70年代从毒性较低的植物中分离出的具有A型和B型结构的蛋白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类蛋白氨基酸。在自然界中,B型类肉毒碱是一种多肽,通常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注射。类肉毒素属于小分子量蛋白质,其分子量为3 kDa左右,分子内具有A与人B型两种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而形成的环状结构可以让小分子类肉毒碱与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类肉毒素由于具有一定的毒性,被用于皮肤注射及护肤品等领域。在护肤品中可增加皮肤弹性和保湿性,还可以通过减少皱纹、改善表皮外观等作用来改善脸部肌肤状态。本文综述了类肉毒碱作为护肤品添加物时所发挥的作用及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及其在皮肤科领域中应用情况。

一、皮肤注射

BPS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肌肉收缩,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收缩力,从而减少了肌肉疲劳造成的组织损伤。

BPS与肌浆网上皮细胞结合后,能促进受损和萎缩的真皮中胶原蛋白、弹力纤维生长因子、胶原弹性蛋白以及透明质酸的合成;同时还能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而 BPS能在与肌浆网上皮细胞结合后形成包膜,从而阻止肌浆网下细胞内肌球蛋白原活化为肌球蛋白的过程,从而防止肌球蛋白原活化为肌球蛋白。

BPS还能抑制神经信号传导,阻止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速度,而这些效应又通过对小鼠骨骼肌注射后可减少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导致皮肤松弛和老化从而产生皱纹。

在皮肤中,由于不同结构的基质会影响肉毒碱与蛋白的结合,不同肉毒碱浓度会影响肌肉运动或收缩能力;另外在皮肤中类肉毒碱浓度过高时还能激活肉毒芽孢杆菌产生一种类似于胶原蛋白酶的物质来降解胶原蛋白。

与其他类肉毒碱相比, BPS不会产生过敏反应、致敏性和组织毒性。

二、改善表皮外观

类肉毒素可以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产生,从而提高皮肤质量,改善皮肤外观。

使用含有 BPS和玻尿酸的护肤品,有助于使皮肤更加柔软、紧致。

BPS能增强弹力纤维的强度,增加胶原蛋白的合成,可增加角质层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增强皮肤弹性。

在保湿产品和护肤品中添加 BPS能使角质层更厚、皮肤含水量增加[3]。

研究表明, BPS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可增加表皮细胞、胶原蛋白合成。

在化妆品中添加类肉毒碱可减少皱纹和改善皮肤外观,同时增加皮肤含水量。

在护肤品中适当使用含有 BPS成分的产品可以缓解面部皱纹、松弛和下垂等缺陷,但不能有效改善面部老化状态。

三、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是指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组织细胞和组织间质的重新生长、分化及修复。

伤口感染、损伤等都会导致局部伤口的疼痛、出血甚至是坏死,从而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因此,控制伤口感染以及促进创面愈合就显得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类肉毒素与多种生长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创面愈合。

在实验中将人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HGF)和胶原酶C (collagenaseC, CCAAT)混合培养至第3代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将 HGF和 HCAAT混合培养的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将重组胶原酶(rh-bFolliculin)混合培养的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此外,当类肉毒素与生长因子联合使用时,生长因子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实验结果表明,类肉毒碱可以促进 HGF和 cCAAT在体外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并产生肌管蛋白;而在体内实验中发现类肉毒素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的速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降低皮肤中胶原的含量。

四、减少皱纹

除了增加皮肤弹性和保湿性外, BPS还能减少皱纹,使老化和松弛的肌肉得到修复。

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生长因子的分泌而起到抗衰老、延缓皱纹生成的作用。

A型类肉毒碱通过减少胶原蛋白的产生,从而减少面部皮肤皱纹的产生与形成。

此外,注射类肉毒碱后可以降低皮肤胶原纤维蛋白、弹性纤维蛋白,从而有效地缓解皱纹以及因胶原质流失引起的真皮层凹陷。

通过对小鼠表皮干细胞研究表明,类肉毒碱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成纤维细胞迁移以及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来减少脂肪组织的产生从而有效地缓解因衰老而导致的皮肤皱纹。

此外,在化妆品中添加类肉毒碱会对肌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可缓解皮肤衰老等。

五、改善肤质、皮肤弹性和保湿性

皮肤弹性是指从真皮层中提取并保持着有一定弹性的皮肤,当其受到外界压力时,其就会产生拉伸。而类肉毒素可以通过刺激皮肤的胶原蛋白合成和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来增强皮肤弹性。

当类肉毒碱和透明质酸(HA)结合时,增加了透明质酸中的透明质酸-1-O-葡聚糖(HA-OAM)的比例,从而促进水合,提高角质层水分含量;同时能增加角质层中玻尿酸和透明质酸-1-O-葡聚糖的数量,从而使其达到更高的保湿性;此外还可抑制胶原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活性,并使之在没有酶的情况下也能水解,因此有效促进胶原蛋白水解产物。

研究表明, BPS不仅能够提高胶原蛋白含量、增加弹性蛋白合成、提高胶原纤维质量和减少脂肪生成。还可以改善皮肤弹性和保湿性。

类肉毒碱在护肤品中所发挥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其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六、用于抗衰老产品

类肉毒碱可与蛋白质和多肽结合,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会与多种不同的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在化妆品方面,有学者研究了其对皱纹、细纹、毛孔粗大等皮肤问题的改善效果。在这方面,肉毒素可与多肽结合,从而发挥改善效果。

肉毒素还可与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结合,进而起到美容护肤作用。

还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肉毒胺与A型 BPS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减少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并使皮肤更加柔软。

目前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通过肉毒物与多种物质的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

七、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 BPS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美容领域应用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为一种小分子类肉毒碱,其在皮肤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次,目前大多数类肉毒碱是由A型或B型氨基酸组成的,所以很难通过实验确定其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在化妆品中如果将类肉毒碱作为成分添加时,应尽可能避免与其他物质结合以降低毒性。

第三, BPS作为美容添加剂使用时需要明确不同产品之间的相容性以保证安全、有效和可持续。

综上所述, BPS在美容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深入研究 BPS对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机制;二是了解 BPS与其他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三是深入探讨 BPS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机理;四是明确 BPS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方法。